久久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412

分卷阅读1412

    爷把他免了。”

苏韬大喜,问道:“熊先生现在何处?”

老河工道:“不知道,大约在家里。”

苏韬当即飞马赶往安义县。一打听,原来谢鲸去年虽免了他的职位,县太爷本是个二百五捐的官,事事都仰仗着熊先生,离了他诸事办不了。谢鲸一走县太爷立时将他请了回去。苏韬听着好笑,轻松找到那个熊先生。此人起先也不知道他是知府,只当是好学之人来请教治水。叹道:“今年这水已治不了了。”苏韬忙问何故。熊先生道,“太迟。”

乃取了根树枝子在地上画出了赣江水流图,指道:“旧年此处豁开了个大口子,这一大片都淹了。洪水褪去,是我拿鬼神之论吓唬了我们老爷,他使人略补了补决堤口子。也只略补了补而已,并不牢固。今年的天儿,这水只比旧年大、不比旧年少。旧年冲垮的可是早先朝廷修的老堤啊!老堤若是块石头,新补的只不过是块布。石头都挡不住旧年的水,布片子岂能挡住今年的?”

苏韬听罢愁云顿生,抱拳道:“请教先生,若想救一方百姓,该当如何?”

熊先生摇头:“没有法子。巴巴儿等淹。”

“可有别处可开口泄洪?”

熊先生叹道:“不论做什么都来不及了。”

柳鹄一直跟着苏韬,想起苏澄前些日子在天宁观同真明说了许多治水之法,都是贾琮从后世新闻里头听来的。他乃道:“老爷,小人听说了一些法子。”乃依葫芦画瓢将苏澄所言复述一遍。

熊先生听得津津有味,点头道:“委实可以试试,成不成却得听天由命。”

苏韬大喜过望,拉着柳鹄的手:“柳将军,不想你会治水!”

柳鹄道:“小人不敢贪功,这些都是雏龙斋和慈祥庄的张大官人对真明道长说的,小人不过鹦鹉学舌罢了。”

苏韬愕然,怔了半日犹自不信:“她说的?”柳鹄点头。

熊先生思忖道:“时间紧急。她这些主意里头最得用的两条便是,可以水泥混凝土铸堤、并以兵士替河工修堤。”

柳鹄想了想道:“小人以为,张大官人所言最得用的一条乃是:未算成先算败,不管不顾将可能遭灾的百姓送走,不肯走的便强行赶走。纵然最后不曾决堤,大不了背个扰民的骂名,也不可拿百姓性命去赌。”

苏韬不禁连连点头:“很是。就依着她的话,纵然效仿土匪强掳也须得掳了他们走。”

熊先生看了他们半日,迟疑道:“敢问这位先生是……”

苏韬微笑,捋了下胡须作揖道:“本官正是江西知府,恳请熊先生相助本官治水。”

正文第723章

话说苏韬寻到一位懂得治水的熊先生,亲上门求教。既是知府老爷求贤,熊先生慨然应允。遂打听“张大官人”。苏韬只含糊应着。后头自然是请了熊先生回府衙议事。熊先生又提起“张大官人”。苏韬思忖再三,终命人去慈祥庄喊苏澄过来。

苏澄已决意去大佳腊念书,只是自己的巧克力工厂才刚刚开始做,少不得多呆些日子。苏韬派来的人让她换男装过去商议治水,苏澄惊疑不定,猜不出哪路神仙帮她说了好话。乃扮作儒生骑马赶过去。

苏澄进了府衙书房,有小厮报信“张大官人到了”。那熊先生闻言站起来,迎面看苏澄第一眼便认出这是女子,忙扭头看苏韬。苏韬咳嗽一声,指着女儿道:“这位是我的……外侄儿。”熊先生赶忙作揖,苏澄还揖。大伙儿皆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
案头铺着一张极大的地图,上头画的正是赣江与一小截长江。熊先生立在地图旁先向苏韬深深一揖,道:“昨日小吏乃是安义县令之吏,今日已变成江西知府之吏。两者截然不同,故此小吏今日所想去昨日亦不同。”

苏韬捋着胡须问:“有何不同?”

“食谁之禄,忠谁之事。”熊先生道,“昨日小吏只想着如何守住一县,今日却得想着如何守住全省。”

苏韬面色一暗:“有几处堤坝怕是守不住的?”

熊先生道:“依小吏看,旧年坍塌的四处皆守不住。今年比旧年更险,另有三处也难守住。”

苏韬愣了:“旧年坍塌了四处?”

熊先生指道:“这两处九年前便塌过,还是工部派人来修的。”乃指了两处,“旧年大水,这两处也塌了。谢知府上报朝廷,然这回工部却没了动静。”又指三处,“今年的水更大,这三处亦险。”

苏韬一叹:“九年前……朝廷六部还留了些先帝太上皇在时的痕迹。”又看了会子地图,见坍塌处都在赣江下游湍急险峻之处,思忖良久,道,“依你看,倘若急修了七处……”

熊先生道:“如今都五月了,断乎急修不了七处。纵然请下神兵来修好,”他又指了四处,“这几处就恐怕要塌。”

苏澄忍不住低叹:“下游全都这么不靠谱么?”

熊先生道:“早年朝廷会依时重修。自打江西匪乱以后,工部便不大来了。沿岸县令大都知道些好歹,会自己设法修修。且前些年水小,逢涝虽也会冲毁几处小口子,大口子一直没有。然旧年一气儿坏了四处大的。今年水更大。我方才所举不过是最易破大口子的七处,别处并非不会破,只看大破小破。这条堤坝已太久不曾好生修了。”他乃抬目看着苏韬,“事既至此,处处皆保已不可能。”

苏韬缓缓点头:“本官知道。”苏澄一口气好悬没提起来。却听苏韬又说,“既这么着,唯有先修最好修的那几处。”

熊先生道:“旧年未曾破损的那三处便是最好修的。大人若还想多修……”他思忖片刻,断然道,“依着今年的雨势,只能再多增一处。”

苏韬道:“那就挑人数最多的一处。”

苏澄脱口而出:“不,应该挑道路最难走的一处。”众人齐刷刷去看她,她解释道,“若以兵卒修堤,兵卒都是壮年男子,脚力比百姓强得多。让他们进入不好走处去修堤坝,比让百姓迁移出来更便宜些。”

熊先生道:“张大官人,小吏可没说,但凡修堤、便能拦住洪水。”苏澄一愣。

苏韬接着说:“时日太迟。纵然抢修也未必能保住。百姓须得全部撤离。”

苏澄一想,横竖人都要走的,委实应当先修人口最多的那处。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