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09

分卷阅读109

    往一边玩去了,他姐也不知道怎么养的,每次他抱这俩小子都觉得比上次重了好多。

瞧着那边舅甥俩玩的兴起,赵映姝又想起一桩事来,“娘,阿弟也快到成婚的年龄了吧,您和爹到底怎么打算的啊,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,得亏人邵家闺女等得起。”

这件事马上就搔中了蒋氏的痒处,她抿着嘴说道“我也想你阿弟早点成家,也能让我早点抱上孙子不是,可你爹偏要再等等,说是等你阿弟取了乡试举人再成亲更好,这又得多等上一年。唉,我上次为这事还特意去了邵府上解释,你不知道,人邵家姑娘有多好,端庄秀雅,娴淑知礼,你五婶瞧着都说比以前更得体了些,是京中难得的大家闺秀呢。”

赵映姝瞧着自家母亲那为难的眼神只想笑,算算也就半年多的功夫就能娶回来了,有什么好惦记的,再说了她阿弟去考个举人还不如探囊取物一般,有了举人的功名再成亲确实更体面嘛。至于赵秉安考不考得上,赵邵两府上从没人担心这个问题,她家阿弟可是堂堂国子监太学馆馆首,只用了三年就从国子监全甲等结业,吊打一群江南学子的传奇人物。考个举人,还不手到擒来。

第77章对战江南(补)

说起江南学子,这事就发生在去年,当时还震惊了整个京城呢。

原本三年前,祭天大典之后,南北学术之间会有一个交流切磋。说的直接明白点,就是江南三大书院会大张旗鼓的到国子监门口踢场子。以往数年,国子监都是惨败收场。当年柳大人担任国子监祭酒的时候就因为输的太惨,颜面尽失,不得已辞去国子监的教职。要不是永安侯府帮把手把人调到太常寺,说不定柳家早就败落了。

当时钟拱临危受命接掌国子监的时候,就暗下决心,待到下一次会比,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,给他们北方儒学争口气。

结果祭天大典出了那么大篓子,内侍监就跟疯狗一样见天在朝上抓人,今儿还站在旁边的同僚,说不准明儿就看不见了。京城里面人心惶惶,动荡了好一些时日,这种情况下,江南那边怎么敢来人,说不准就被卷入什么政治漩涡里去了,到时候不仅锦绣前程没了,说不定还要搭上自家几条命。所以他们的行程一拖再拖,直到这场风波过后,才在第二年启程赴国子监的约。

当时国子监全体戒备,层层筛选,务求以最强阵容应对这次挑战。而通过四季大考,次次稳居榜首的赵秉安自然是个不能错过的人选,而且当时赵秉安刚统一太学馆,成为名副其实的馆首,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,国子监也希望借着这位小三元的运道打一个开门红。

赵秉安这个馆首来之可不易,苏煜那小子不知什么时候偷偷进了国子监,虽没在太学馆里,但就单凭他的出身,旁边也会有不少拥揼。原本就他一个收拾起来还没什么,但没想到苏家实在无赖,打完小的来大的,到最后,赵秉安几乎和苏家这一辈闲着的公子们都交了遍手。太学馆里的陆博士那是不用指望的,人家乐的在旁边看戏,再说当时的太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赵秉安有才有能为不假,可他的资历委实不足以让所有人低头。四季大考,榜榜头名,但凡中间有一点松懈,可能赵秉安就压不住底下那些人,更不用提让他们心服口服了。

其实收服整个太学馆这件事,赵秉安一开始还真没敢想,毕竟从没这个先例,当时也是事逢巧合,算是被他抄着了。

原来当初,虽然江南大部队不能出发,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手在祭天之前就已进京,他们当时迫于形势不得不滞留在北地,时间一久自然就会琢磨弄出些事来。京城里头不单儒学一家称雄,毕竟好些江南出身的大人,他们里面有族学倚仗的还是少数,那为了子孙后代计,京城里头也不能没有心学学院不是。丽正、集贤、石鼓等几家书院就是其中颇为出名的代表,朝中不少达官显贵之子入读。这些书院与江南那边来往密切,平时对国子监也就是一般般的态度,不挑衅也不搭理。

这次听说京中国子监招收了不少人才,他们有些坐不住,就想反正闲来无事,不如提前摸摸对手的底细,将来也好做应对啊。他们那边也就是合计一声,国子监这边可就炸了锅了。他们这些年虽然势弱,但好歹也是官方认证的最高学府,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踩两把的,这些家伙简直欺人太甚!

赵秉安当时当机立断,主动请缨,率领太学馆诸生直接给里面蹦跶最欢的六家书院下了拜帖,抢先上门挑战。

那段时间京城各大赌坊都乐疯了,各个码头都开了盘口,赌国子监能胜几场。街头巷尾,老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聊这个,就连朝上的好些大人都被惊动了,不少人瞧着赵怀珺的眼神都很奇怪,这么一个老实人,怎么生的儿子锐气那么重,倒像是赵家老五的种。

太学馆生第一家挑上的是实力不上不下的集贤书院,赵秉安没出手,只是简单的安排了些人手,规划了下流程,剩下的便是在一边旁观。太学馆里的人一开始还有些紧张,但一交上手才发现对手实在是不堪一击,琴棋书画,场场碾压,气得集贤书院院长的脸都变青了。其实太学馆原本就是国子监实力最强的学馆之一,能在里面占有一席之位的学子哪个不是天之骄子,这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又在里面挑出了佼佼者,对付集贤书院这样离一等尚有些距离的学院简直有些大材小用。

经此一役,国子监这边信心爆棚,接着挑了两家书院,无一例外都是大获全胜,这在京城里头出了好大一阵风头,国子监这么些年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。

不过,也不能小看这些书院,太学馆在丽正书院差点就因为轻敌吃了大亏,对方也不知从哪里找出来几名极善经学的辩士,所提论题闻所未闻,偏偏有典可寻,精通学问的老先生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江南路数的论题辩问,奇思诡谲,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落尽对手的圈套,被人牵着鼻子走。而且当时丽正书院是把这手藏在了二辩三辩之间,在太学馆以为他们稳cao胜券的时候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最后,太学馆诸生只能寄希望于小馆首能再次施展奇迹,力挽狂澜。

赵秉安也没让人失望,自从内侍监那件事后,他就意识到成为一个出色的嘴炮,啊不是,是成为一个能言善道的人有多么重要。这里就有一个问题,朝堂上下哪些人是最能说最会说不说死人不罢休的呢,肯定是御史啊!如果说内侍监不招人待见是因为滥用私刑、迫害忠良,那御史台就冠冕堂皇的多,这群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,能把黑的说成白的,活的说成死的,而且人家盯人都正大光明的盯,逮着你点把柄就要参,不参倒不罢休